為進一步加強法治校園建設,增強學生禁毒安全意識,10月20日下午,新華區青石山派出所警官開展法治知識和禁毒安全教育進校園活動,香山高中220余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。校長龐志華、副校長李輝、政教處主任李廣飛等學校教職工及青石山派出所普法警官付警官、等臨了此次活動。
講座開始前,龐志華校長作講話,感謝青石山派出所付警官將預防青少年犯罪法治知識帶進校園講座,同時提醒同學們要學法、知法、懂法,守法,做一個遵紀守法、文明積極向上的好學生。
建校以來,香山高中高度重視青少年普法工作和安全教育,積極宣傳法治知識和禁毒知識,預防青少年犯罪,防止校園暴力事件發生。學校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,不斷宣傳,加強學生的普法意識和禁毒意識,努力構建和諧平安校園。
本次活動以講座形式進行,青石山派出所普法警官付警官擔任此次主講人。在講座中,他主要講述了關于校園暴力和預防青少年犯罪方面的知識,運用生活中的實例,結合校園中易發生的欺凌事件和青少年犯罪事件,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,積極討論思考遇到這種事情時我們應如何面對,防止校園暴力和青少年犯罪事件的發生。
什么是校園暴力
指發生在學校校園內、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、學校的教育活動中,由老師、同學或校外人員,蓄意濫用語言、軀體力量、網絡、器械等,針對師生的生理、心理、名譽、權利、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,都算作校園暴力。也叫校園欺凌。
校園暴力的危害
1.生理和心理
嚴重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,使受害者產生不安全感,產生恐懼和焦慮。
2.暴力惡性循環
成為新的校園暴力產生誘因,形成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。
3.違反紀律法規
嚴重擾亂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,學校紀律遭到破壞,法律法規尊嚴得不到維護
4.引發社會危險
使學生養成流氓習氣,成為“問題少年”,引發犯罪,危害社會。
如何應對暴力
1.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
2.應對暴力臨危不亂
3.及時報告,依法維權
青少年罪犯犯罪原因
青少年自身的原因
1、法治觀念淡薄
2、青春期叛逆
3、心智不夠成熟,考慮問題簡單
家庭原因
1.父母教育缺失。很多青少年罪犯中,父母長期在外打工,或者父母離異。
2.重知識教育,輕人格培養。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,而對孩子的人格培養,與哪些人交友不聞不問,導致孩子出現人格缺陷。
3.重物質滿足,輕精神需求。父母重視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,但是不關注孩子的精神需求,父母很少能真正聽聽孩子們每天都在想些什么,導致孩子從互聯網等不健康渠道尋找精神依托。
學校教育原因
調查中,這些青少年大多表示,自己在學校中很少接受法律知識的教育,即使有,也不關心,沒有興趣。普法教育相對缺乏或未見顯著成效,青少年道德觀念模糊,法律意識淡薄。
社會環境原因
網絡媒體低俗文化的負面影響,這些人生觀還沒有成熟的青少年對非主流、低俗的文化缺乏辨別能力,崇拜所謂的“英雄”,通過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,盲目效仿,使得社會文化娛樂場所成為滋生青少年犯罪的溫床。
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議
給青少年的建議
1.多讀書、讀好書,因為每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有智慧的人對話,從它哪里會學會如何對待自己、對待他們、對待生活。
2.要交良友、交益友,不要結交不良朋友,俗話說“ 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不要被一時的哥們義氣沖昏了頭腦。
3.遇到問題,要與父母、老師溝通,而不是以暴制暴,害人害己。
4.遠離暴力、血腥等不健康的網絡游戲。
給家庭的建議
1.家長要負起教育子女的重任,不能把子女的教育問題簡單地推向社會、推向學校。家長不僅要關心孩子的物質生活,更要關注孩子的精神生活、健康的人格培育。
2.家長們,在大家打拼的同時,不要忽視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,“ 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“,對于未成年的、性格未定型的孩子一定要多注意與他們溝通,知道他們在想什么,需要什么,正確引導。
給學校的建議
1.加大素質教育力度
2.重視青少年的道德與法律教育
3.定期進行法治教育培訓
4.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